姓王,江苏人,家里面按照家谱的“字辈”给后代取名的排名较好个字。
父系家族里,我这一辈的是“聿”字辈,因此我姐、我其他同辈远房亲戚基本都是 王聿x 的名字。
父亲是“凤”字辈,因此叔伯那一辈的人名字清一色也都为 王凤x;然而爷爷因为当时的一些原因给我爸取名时弃了凤字,改为其他。爷爷是“怀”字辈。再往上的字辈没问过,恐怕要问爸爸了。现在我们这一支王姓家族,给后代起名时有时为了吉祥补五行,有时为了单纯好听,很多时候不再按照家谱的字辈了。能够理解,如果我摊上凤字,不小心取作王凤花的话,估计不会太开心…另外我妈妈姓邵,也是江苏人。她这一辈是“红”字辈;她上一辈即我姥爷是“宗”字辈;她下一辈即我舅舅儿子他们是“凤”字辈。以前每每清明回家祭祖,或在家族聚餐时,总能听到长辈谈起“山西的一棵大槐树”。似乎是古时某一时期,很多姓氏都在那棵槐树下聚过,后来分散到各地。
以前经常觉得那是为了给姓氏添一笔历史厚重感,颇不以为然。
直到上大学以后,遇到一云南的冯姓同学,偶然一次他提到他家也是按辈分取名,且他爷曾常念叨山西那一棵大槐树。那一刻突然莫名感动。
贵州黔西池氏字辈:“开天明宗德 永国顺安康”
湖北孝感池氏字辈:“登文慎贤曾祖敬宗”。
山东临朐、莱芜池氏字辈:“廷天尚贵建,古竹信凤文,增玉法洪振”。
重庆池氏一支字辈:“嘉朝印邦国,登现泮应腾,水之发大贵,荣华福寿增,天子永远兴,文明光耀生,祖宗德泽长,仁义裕候昆,诗书传世代,忠孝振家声,清贞名扬显,道学维乾坤”